太阳成tyc33455ccwww

宿院要闻

【启新程·奋进2025】以满格状态 顶格标准 真格举措创一流

作者:贾茹 编辑:刘庆斌 来源: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 浏览量: 时间:2025-03-12

发令即冲锋,开局定全局。2025年是学校争取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决胜之年,是落实“三步走”发展战略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。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贯彻落实春季教职工大会精神,锚定“两聚一创”目标任务,团结全院师生,凝心聚力,以满格状态、顶格标准、真格举措全面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,为学校一流创建贡献力量。

一、激扬精气神,以满格状态创一流

大力弘扬和践行“三创精神”,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,以“时不我待、只争朝夕”的紧迫感,“一日不为、三日不安”的责任感,全身心投入一流创建工作。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中把牢正确方向。坚持从“学”字入手,持续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。积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,不断将学院政治理论学习推向深入,落到实处。在强化团结共识中打造政治过硬的领导班子。生材院党委始终致力于打造政治过硬的领导班子,努力形成思想统一、意志统一、行动统一,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、力往一处用的干事创业氛围。

二、强化执行力,以顶格标准创一流

科研工作向“高”点攀登。围绕新材料、绿色食品、园林植物三大方向,充分发挥“双落户”人才优势,实施“三维攻坚”计划:抓项目成果双提升,构建“重大项目-高质量论文-发明专利”三位一体培育体系,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培育机制,实施“选题预研-申报辅导-过程跟踪”动态管理,力争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“零的突破”;抓平台能级跃迁,联合斯迪克、双星彩塑等链主企业共建宿迁先进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,构建研发-检测-转化一体化平台;抓校地共生发展,与宿迁高新区共建“双高协同”示范区,持续深化校城融合,联合开展产业关键技术攻关,全年技术服务到账经费突破1000万元。专业建设向“强”处发力。深度对接宿迁市“615”产业体系,构建以材料科学与工程、生物工程、园林三大专业为支撑的特色学科体系。集中全院优势资源,紧紧围绕“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”,推动专业布局,加强专业内涵建设;聚焦国际专业认证,全力推进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德国ASIIN认证,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;统筹推进生物工程专业江苏省新专业评估与园林专业校内工程认证。教育教学向“难”处攻坚。学院坚持以新工科、新农科建设为引领,依托产业学院资源,构建产教融合型课程体系,推进知识图谱建设与AI技术深度赋能,加大支持申报一平台两系统、产教融合型和知识图谱型课程力度,争取获批2门以上省级课程项目。探索教育教学竞赛赋能人才培养模式,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、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等,争取获省级教学竞赛奖4项以上。学生工作向“实”处用力。学生工作全面提质,深入贯彻落实“1144”工作机制,紧紧围绕“锦囊工程”这一核心总牵引,积极构建“学业导航+心理护航+就业启航”三维一体学生支持系统,稳步推进“研、福、农、戎、廉、恩”六大辅导员工作室建设。积极筹备成立生材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,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;持续优化线上云访与线下走访相结合的模式,切实强化家校社企联动机制,全方位提升育人质量,多维度增强管理效能,立体化优化服务体系,为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

三、锤炼硬作风,以真格举措创一流

千斤重担人人挑,人人身上有指标。创新实施教师团队分类管理,组建科研创新、教学改革、学科竞赛、课程建设和思政育人五大特色团队,实现全员进团队、分类发展。深化“师生从游”育人品牌建设,让教师走进学生,让学生记住教师,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生态。师资建设引育并举,优化人才引培体系,精准对接产业需求,拓展海内外高校、科研机构合作网络,重点引进具有重大成果转化经验的领军人才和“双落户”人才。完善青年教师成长生态,建立“学历提升+学术浸润”培养机制,支持攻读博士学位、海外访学及国际会议交流。推行“校企双聘”制度,共建研发平台与混编团队,为教师提供实践锻炼机会。严守安全底线,始终将意识形态安全、消防安全、学生心理健康、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作为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。着力加强学生宿舍安全管理、网络防诈骗宣传教育,定期组织安全知识讲座和应急演练,切实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,为学院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、和谐、稳定的校园环境。